首页>华体(中国)>集团动态
     
庆祝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公司化改革二十周年专题报道(三)
2022-06-02

      近些年,金河水务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包括技术研发、引进、吸收、优化、整合、合作等多种不同的创新形式。目前,基本形成了水利施工与水环境两条技术发展路线。

      集团现有各类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一百余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水利科技进步奖15项,省部级工法10项,QC成果52项,参编规范5项,并已获批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的战略合作单位。目前,代表性技术有紫外光固化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高强度聚氨酯喷涂修复技术、裂插法管道修复技术等六项管道非开挖检测、修复技术,并有针对性地从德国引进了相关修复设备,形成了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将城市河湖带水清淤与脱水干化技术进行了优化、整合;在水利工程方面,有高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新技术、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隧洞伸缩缝快速修复技术等。集团在技术创新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稳扎稳打、吸收整合、优化创新、合作共赢、面向实效。同时,集团注重技术人才培养,一方面培养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提升集团整体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以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下面,通过《中国水利报》第6-7版中《"水泥管"中涌流"智慧金河"——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金河水务高质量发展》详细了解金河水务集团公司化改革二十周年来科技创新工作。

"水泥管"中涌流"智慧金河"

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金河水务高质量发展

 

"回顾这20年走过的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树立并贯彻‘科技创新,敢为人先’的理念,是我们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以下简称"金河水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周付春总结,"科技创新照亮了金河水务集团前进方向,引领并支撑集团高质量发展。"

  "随着集团全产业经营模式的逐渐做大、做优、做强,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在市场竞争的重要支撑。"金河水务集团总工程师、企业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贾君说,"作为传统水利施工企业,近年来集团积极拥抱科技,从传统水利施工技术到新兴生态环保技术和智慧水务,从基础办公信息化到打造‘数字金河’,投入了众多生产要素,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水、泥、管"的大作为

贾君将金河水务集团近年来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总结为三个方面:水、泥、管。

  传统水利施工市场的萎缩与水生态环境市场的快速兴起,对水务企业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家以传统水利施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金河水务集团若不能适应行业发展与变革,势必面临市场淘汰。

  为适应水务市场变化和企业转型升级,金河水务集团在做好、做专、做精、做特水利施工领域市场的基础上,着重打造水生态板块,在包括水生态治理、淤泥减量化与资源化、管道非开挖修复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

  以"泥"为例,金河水务集团重点打造的技术——淤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已经投产并推广。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未经恰当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严重威胁。"贾君说。

  金河水务集团引进的"淤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根据北方气候条件,反复实验研究改进,解决了很多技术难点,让抽上来的淤泥干化后,还可做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符合我国当前生态、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

  金河水务集团"管"的创新主要是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

  原来更换地下排水管线,需要重新开挖、重新埋管,牵涉地面上很多设施,费用昂贵。

  贾君介绍,非开挖修复技术不用更换管子,还使用机器人清淤。清淤后,针对较小管径的管道,用紫外光固化后进行内壁涂层;对大管径管道,则人工喷涂聚氨酯材料。管道经过处理后,还能再用二三十年。目前这个技术已在深圳试点并全面推开。

  针对"水",金河水务集团开发"原位氧化还原"的技术工艺。这是一种针对污水处理的技术创新。以往很多工艺在处理河道污水时,都是将水抽出来过滤后再放回去,费时费力成本大。这项技术不用抽水,放入水体中净化,成本低,非常适合小型水体。这项技术已在北京海淀玉泉山、房山、大兴的项目成功应用。

  此外,金河水务集团还联合相关单位,打造北京海绵城市创新中心,借助延庆世园核心区打造的园林绿化样本,提升了集团旗下润丰园林公司的科技创新水平。

  "我们要时刻思考市场凭什么给我们。科技创新让我们能干别人干不了的。我们要靠专业能力和核心技术抢占市场先机,这样才能让企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周付春说,"水利行业在过去几年,核心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到水资源综合管理与保护性开发,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人水和谐的自然环境,也带来了水利行业发展的新篇章。这些看似不大却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领域,正是集团全产业链发展和转型发展关注的主要领域。"

"数字金河"的深耕耘

目前,金河水务集团已经形成了水利施工与水环境两条技术发展路线。

  在水环境方面,金河水务集团有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带水清淤与淤泥脱水干化技术、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技术、高强度聚氨酯喷涂管道修复技术、裂插法管道修复技术、多级AO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等6项技术,并有针对性地从德国引进了相关修复设备,形成了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水利工程方面,金河水务集团有高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新技术、BIM技术、隧洞伸缩缝快速修复技术等。

  "这两条技术路线的发展与改进,是近年来我们倡导的‘科技兴企’战略的成果。"周付春强调,"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智慧化’则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集团选择南水北调配套河西支线一标项目作为BIM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并申报了科技创新项目。"贾君说,"基于BIM技术在水工泵站施工管理中进行研究与应用,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力求解决项目管理的痛点,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将BIM技术应用于水利施工,不过是"数字金河"建设的"冰山一角"。

  目前,"数字金河"已经应用于金河水务集团的各个领域,大到水利施工、投资运营、生态创新、房地产物业、管养服务等五大业务板块的开展,小到每一个职工的工作、生活日常,都能够"留痕",都知道"该做什么""怎么才能做好""做了工作之后的评价"等等,"数字金河"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数字金河’是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后的新兴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周付春说,"公司化改革伊始,我们就将‘数字金河’提上议事日程并逐步投入、深度耕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企业内部生产关系转型升级,完成与‘互联网﹢’社会生产力的和谐对接,也为水利施工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拓展服务客户的领域,进一步释放员工的创新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源动力。"

"科技兴企"的全保障

2021年3月26日,一场题为"集团‘十四五’科技"的专题会议在金河水务集团召开。

  《华体在线登录官网"十四五"期间科技工作规划方案》,以及相关子公司在各自领域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在这个会议上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周付春强调:"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在增强科技创新责任和紧迫感的同时,我们更要理顺机制、大胆实践,开创集团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在此之前,金河水务集团已经打造了包括企业科协、水环境治理分会、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并搭建了"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技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载体。

  这一切只为全面保障"科技兴企"。

  人,是科技创新的主因。金河水务集团近年来与河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研学应用等相关机制。

  探索"企研合作"模式,是金河水务集团作为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会长单位,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上的又一重大举措。集团同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分会的各会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合作,并经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批复,成立了企业科学技术协会,召开了企业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施组、专项施工方案审核、危大工程管理,提升施工方案的编写水平,评定技术标兵和工程公司技术负责人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机制上的建立与完善,是金河水务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又一次探索。

"科技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认准方向,上下齐心,扎实工作,科技工作必定会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展望未来,周付春认为,"集团要切实做强、做大科技产业,以科技兴企,以创新促发展。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实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吸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引进业界技术精英,打造核心技术团队,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升级。"

  科技点亮生活,创新驱动发展。

 科创,让金河水务集团的明天更值得期待。


附件:
 
Copyright@2021 华体在线登录官网 BEIJING GOLDEN RIVER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0762420 010-807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