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体(中国)>产业资讯
     
北京:142个灾后重建项目实现开工,灾后重建项目加快实施 |地方动态
2023-11-21

       7.31北京暴雨,是北京140年以来最大的暴雨,一场能写入历史的暴雨。

       北京遭受""23·7"特大暴雨灾害后,对本市河道堤防、供水排水管线、供电线路、配电设备、通信基站、公路等大批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分会及时推出暴雨专题报道,受到大家高度关注,会长单位金河水务集团及相关会员单位闻"汛"而动,纷纷冲在防汛第一线,践行了水利企业的责任使命与社会担当。

        近期,北京市发改委介绍,本市迅速制定了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方案,审批部门集中联审、协同作战,推动灾后重建项目加快实施。截至目前,灾后重建项目中已有142个项目实现开工。

       108国道应急救灾重建,抢通生命线;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京津冀携手河道治理;学校操场维修改造,兜牢民生底线……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一批灾后重建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01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千头万绪,止于一端。面对纷繁复杂的重建任务,规划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早在8月初,本市就已经启动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本市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具体灾损和重建需求,构建了灾后重建规划体系。"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规划体系包括1个总体规划,统领整体恢复重建;同时,在水务、住房、交通、生态修复、农业农村、应急能力提升关键领域专设6个专项规划,又围绕通信、电力领域编制了2个专项方案;针对受灾相对严重的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又编制了3个区级实施方案。

      相关负责人说,总体规划聚焦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两条主线,统筹安排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村镇建设和产业振兴等五个方面的恢复重建任务,以及防灾减灾、城市排涝、应急管理和气象保障等方面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任务。"目前,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正在抓紧完善中。"

 

02灾后重建项目库建成运转

      "围绕"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本市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支撑规划,规划编制与项目组织同步进行,有机结合,两项工作同时推进、相互支撑、相互完善。"相关负责人说,结合规划编制,针对灾后重建规划重点领域,本市已经建立灾后重建项目库。

      记者注意到,率先进入项目库的项目都是当前急需恢复建设,能够切实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迫切需求的项目,且建设条件相对成熟——围绕改善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推进实施受损房屋修缮加固、原地重建等居民住房项目;围绕恢复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和保障水平,推进实施108国道应急救灾重建、乡村公路水毁修复、供水管网修复、供热设施修复、电力和通信设施修复等基础设施项目;兜牢灾区基本民生底线方面,加快推进实施学校操场维修改造、卫生机构设施设备修缮、文物保护修缮等公共服务项目;围绕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跨区域河道治理,推进实施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新城河道水毁修复、山区沟道水毁修复等防洪减灾项目;针对流域整体防洪排水需求和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推进实施新城排水管线修复、农村排水设施修复等防洪排涝项目。

 

03永定河沿线水毁修复工程稳步推进

        11月初的北京,寒意渐浓。卢沟桥拦河闸下游永定河河道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已于上月底进场开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正操作着挖掘机平整土地、修建施工便道、挖设导流槽。

        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副主任韦怡冰介绍,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包括分水堤修复和两侧堤坡修复加固,主要采用建设混凝土防冲墙和水平防护、加固现状堤防护砌等措施,达到防冲防淘效果。与此同时,在堤坡修复点位向河道延伸的中心位置,还将挖设一条宽7米的临时导流槽。韦怡冰表示,这是由于堤坡修复需要干槽作业,为了不影响今冬明春的永定河生态补水,将通过开挖临时导流槽的方式,对水进行引流,既保证正常施工,又确保小流量补水顺利进行。

        河道下游,永定河滞洪水库水毁修复工程也已开工,工程将恢复损毁坡面,并进行夯填冲刷坑、新建混凝土护坡、刷浆抹缝等一系列修复工作。后续,市永定河管理处还将陆续推进水文站水毁修复、斋堂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

 

04受损水利工程一年恢复到灾前标准

        针对水务领域的灾后恢复任务,北京市水务局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全力恢复重建受灾区受损的水利工程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基本达到灾前标准和功能;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长远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科学系统谋划洪涝灾害防御治本之策。

        北京市水务部门已安排水务领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54个,目前开工49个,其余5个正在开展施工准备,计划年底前全部开工。同时,围绕当前"群众温暖过冬"首要目标,加快供排水管线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北京还有100余个水利工程功能提升项目已取得前期工作计划单,计划年底前完成立项批复、明年3月底前开工。北京市水务部门将积极争取中央各项政策支持,全力推进功能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按照"成熟一个,审核一个"的原则,市区发改、财政、规自、水务等部门做好沟通衔接,紧盯项目审批前置要件办理。同时,建立工作专班、政策指导、项目联审、工作推进、监督考核等五项机制,边实施、边评估、边优化、边调整,确保高质量完成规划任务。

 

05分类恢复治理山洪沟道

        下一步,北京市水务局还将加大流域协同力度,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原则,遵循点线面结合的思路,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京津冀协同谋划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加快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流域控制性工程规划论证和项目前期工作。

      同时,按照"封育、疏导、防护、拦蓄"思路,遵循"先理水(沟道)、再理路、后优化村庄规划布局"的原则,分类恢复、治理山洪沟道,同步完善水土保持措施,提升灾害防御能力。提高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洪涝防御标准,增加配备供水、污水处理应急装置和大型应急排水抢险设备。加快实施城市积水内涝治理和小区、村镇排涝能力提升,在发布完善城区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基础上,绘制发布郊区新城积水内涝风险地图,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北京市水务局还将加快构建"三道防线"和数字孪生流域。建成卫星与雷达、雨情、水情监测"三道防线",构建以"北京模型"为核心的"四预"智慧化防洪调度体系,推进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拒马河、南水北调工程等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和典型山洪沟道径流实验场建设。加快构建"首都水网体系",全面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水生态保护修复能力。

        此外,北京还将加快构建"首都水网体系"。结合国家水网建设战略布局,构建"五脉五线、三环十域、九源多点"的首都水网主骨架,形成"一网织绘五网"的首都水网体系。通过重点实施"联网、补网、强链",加快构建市、区两级水网体系,全面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水生态保护修复能力。

同时,市发改委近日启动了2024年市重点工程征集工作。其中,基础设施类明确将"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作为申报重点。以恢复重建为抓手,着力把受灾地区打造成为安全发展样板、高质量发展样板、宜居生活样板。

       欢迎大家共同关注北京暴雨灾后重建修复工作,为共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附件:
 
Copyright@2021 华体在线登录官网 BEIJING GOLDEN RIVER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0762420 010-807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