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概述
为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改善水库流域生态环境,国务院批复的《21 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提出"保护密云,挽救官厅"。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改善官厅水库水质, 恢复其北京市第二大饮用水源功能,也是缓解首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发改农经[2016]2842号),将本工程项目列为重点实施内容。改善官厅水库水质,提高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使官厅水库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水资源支撑平台、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明建设典范,对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由进出口水质检测、进出口水位监测、进口流量监测、 视频监控及计算机监控系统组成。
2. 进出口水质监测
在线监测、采集、记录湿地进、出水口的主要水质数据(五项是COD、TN、TP、NH3-N、DO),传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比对查看湿地净化效果,并作为湿地运行、管理、调度的技术支撑。

图 1. 水质监测站房
3. 进出口水位
进水口的2#检查井和出水口的出水涵闸分别安装了1套超声波水位计,实时记录两处的水位,根据水位高差,为决策湿地是否调整工艺提供数据支持。
4. 进口流量监测
通过流量计井内安装的多普勒流量计,实时监控进水口流速与流量。为通过试运行摸索本湿地工程的水处理能力,例如出水口水质在一定考核周期内不达标,需要调低进水流量,如果出水口水质在一定考核周期内明显优于要求水质,可适当加大进水流量。
5.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对泵站、箱变、4个功能区、门卫、水质监测站、水质监控中心等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管理,全面直观的掌握现场湿地运行情况,能够安全有效的监控该区域内的主要设备和生产设施。

图 2. 室外监控
6. 计算机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分布式I/O)及水质自动监测仪表、流量与液位仪表组成的监控系统——操作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对湿地工程水质、水量等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存储和打印。

图 3. 监控中心